江南士族的人一直以来就对于朝廷不是很满意,
后来朱允炆又加大了对于朝廷的黑化,再有就是江南士族的各族长老被朱允炆控制之后,他们也没有少说朝廷的坏话。
给朱允炆正名了。
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,朱棣率领的大军攻破了金陵城,朱允炆潜伏在人群中了。
朱棣就要对这些余党进行清查了。
在这个过程中,江南士族也是在所难免的了。
他们也是快乐丹的使用者,他们也难以避免一死。
现在快乐丹完全就断了,他们本来也就只能是等死的。
可是还没有等他们自己去死呢,就看到了,朝廷的大军将他们的各家各户给围了起来,要进行追查快乐丹的食用者。
这之前就已经有了朱棣的指令,这些凡是吃了快乐丹会上瘾的都一律杀无赦的。
就这样,江南士族的后代们,就直接看着家主被这样带走杀害了。
当时他们没有办法反抗,只是心里憋着一口气。
可是后来,朱棣直接下令封城搜查这个动作,让这些江南士族们就十分的痛恨了。
他们很多都会有生意往来,其实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,虽然朝廷不在乎商人,可是各地最有钱的还是商人,商人不管是经营布匹还是粮食,反正都是各地的生活所需,
既然是生活所需那么谁都离不开他。
加上消息闭塞,他们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,这样一来他们很多人都是赚得很多钱的。
江南士族里面的富商组成也占据了一半的样子。
还有一半就是地主豪绅之类的,他们是在金陵城有很多的土地,靠着土地就有用不完的钱了。
可是他们一般也都是和其余的富商有很多生意上的往来的。
因此,这直接封城,让他们的东西就很难得到销售机会。
尤其是没有存货的一些店铺。
有存货的店铺在这个过程中,可就太高兴了,他可以赚不少的钱。
当然大多数人是受到了封城的很大的影响的。
加上百姓也不方便,这样的背景下也就有人有了意见。
人都是这样,一个人可能还会怕,碍于形势不敢干什么。。
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不是一个人有意见了。
大家都有意见,这就慢慢地闹了起来。
百姓嚷嚷着,江南士族的后代也嚷嚷着,他们都是无官无职的人,不管怎么样,也不能限制他们的自由吧。
大明的军队打败了朱允炆,说朱允炆是假的也好,你们应该是去找他没有错。
你们在城里搜查也没有错。
可是这让他们生活不方便,那就不行了。
除非你朝廷管饭,否则,就打开城门他们要出去了。
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的,朱棣可能不怕对手,也不怕强敌,可是对于这种事情他还是有些棘手了。
百姓的确是需要自己的饭碗,这些商人也需要有日常的生意往来。
这样长期下去也不是事儿。
可是这要是打开城门又很有可能会让朱允炆再次逃了。
朱棣是怎么也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的。
然而不这样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。
朱棣十分的纠结,看着这些百姓的叫嚷是越来越厉害,朱棣每天也焦头烂额。
刚开始的时候,朱棣还真的去给他们送了点吃的东西。
想着先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,表示朝廷的目的真的是在缉拿反贼,他们只要不是反贼等检查清楚之后就可以放出去了。、
朱棣他们的态度还挺好,给大家又发馒头,又给水的。
刚开始这一招还有点管用的,可是到了后面,这一招也没有了什么作用了。
百姓们不要他们的这些吃的了,还是要出门去才行。
然而朱棣这段时间安排了大量的人员去搜查朱允炆的下落,可是都是音讯全无,。
朱棣眼看着这样下去怕是要出现新的乱来。
他这样坚定的人,都打算要打开城门了。
与此同时,
朱允炆混在人群之中,他看着这些被他策反的群众,他十分的高兴。
原来他就是混在人群中进行挑拨离间的人。
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,一般在这种集会的地方,往往就是有一个人出来说几句,其他的人也就会跟着这样子去说了。
他是一个读书人,又是一个有十分多经验的人,混在百姓里面他说不了几句话就会让其他的人愿意听他的话。
后来,他借机会让人给江南士族的人也带了话,让他们也跟着起来闹。
江南士族本来是很害怕自己的损害的人。
可是看着大家都已经在议论了,也在集会抗-议了。
他们也就可以出来了。
反正法不责众嘛。
第146章左右为难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